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春雁
王恭 〔明代〕
经山中旧宅
行行林路远,此地复伤怀。断壁悬疏蔓,闲门翳古苔。
邻僧惊独住,野老候重来。欲去仍回首,猿声处处哀。
九日凤山载酒
九日凤山路,登临喜盍簪。风飘乌帽落,云度菊杯深。
树色残孤笛,鸿声带远砧。醉来同藉草,不觉夕阳沈。
春登御风台 其一
寂历芳台古,天空野望长。雨晴闲树出,雪尽粤山苍。
露藓凝寒翠,烟花送断香。御风人不见,徒此立斜阳。
林下逢僧
林中见缁锡,相问始知名。对坐松声晚,澄心涧影清。
谈空归妙法,说有愧劳生。月出从分别,惟闻山鸟鸣。
初夏写怀
春归南苑曙,孤思倦登楼。野树青残雨,江云白远洲。
鸟啼惊物换,草绿伴人愁。独有龙泉剑,光芒射斗牛。
长信宫落花
松寺清秋
迢递青莲宇,云边事事幽。松花山路晚,鹤梦寺门秋。
黄叶僧前落,清泉屋上流。所嗟尘累久,那得此淹留。
送客还蓟丘
江南春草歇,斗酒送归程。别路闽山色,乡园易水声。
岭云游子恨,边柳故关情。握手自兹去,空闻征雁鸣。
拟唐储光羲题陆山人楼
爱尔幽栖处,楼居水木清。松高清鹤梦,竹密助猿吟。
帘捲山光入,窗虚日色明。独惭官府系,临眺不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