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梅花百咏 其十四 鸳鸯梅
冯子振 〔元代〕
并蒂连枝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鹦鹉曲 忆西湖
梅花百咏 其二十五 矮梅
不放冰梢数丈长,怕分春色过邻墙。大材未必难为用,禹殿云深锁栋梁。
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郭恕先升龙图卷二首 其二
万户千门筑汉宫,巍峨井干与天通。青禽当日衔书降,从此瑶池碧树红。
鹦鹉曲·山亭逸兴
梅花百咏 其三十一 簪梅
对雪看花可自由,兴来宁复为花羞。临风一笑乌纱侧,却胜黄花插满头。
杨花二首 其一
曾与行人惜翠条,而今飞絮满河桥。一分流水萍初碎,百尺春风雪未消。
微扑妆楼啼半面,乍黏舞席折纤腰。沾泥更傍谁家砌,帘户新声紫燕娇。
鹦鹉曲·野渡新晴
梅花百咏 其六 未开梅
重重椒萼护轻寒,不放春心一点閒。可是花房芳信晚,故应缄密待春还。
题扬州琼花
锦帆隐隐到天涯,古道残阳泣暮鸦。莫为龙舟更惆怅,庆陵依旧看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