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元章拜石图
李东阳 〔明代〕
南州怪石如奇士,士有好奇心欲醉。平生两膝不识地,石也受之无愧色。
著袍拥笏当石前,礼而不荅貌益虔。呼为石丈丈不语,回视诸峰尽儿女。
当时观者笑且嗔,眼中见石不见人。嗟君好洁已成癖,无乃冠屦沾泥尘。
古来玩物必丧志,况尔物役忘其身。惟石岩岩瞻赫赫,一州虽小宁无民。
宋家只合米博士,谁遣出刺无为军。君不见汉家留侯拜黄石,石亦可拜不可昵。
千载英风石并高,犹怜误落神仙迹。
牧牛图 其二
月明吹笛过前溪,牛背归来夜不迷。还似小西门外望,淡烟芳草路东西。
草庐三顾图
鱼水君臣岂易遭,几人三顾不辞劳。一从钓渭耕莘后,谁似先生出处高。
十七日文华殿读卷次司马马公韵
龙虎榜中新得士,凤凰诏下正求才。宫袍锦簇班初合,御笔红批卷未开。
跪捧案香当北面,步随仙躅下中台。銮坡两度沾恩宴,犹忆先皇旧赐杯。
篁墩先生奉命同教吉士有诗见贻次韵奉答
词林盛事久相仍,师席逢君喜不胜。文望斗高人正仰,诲言珍重我先承。
清班白玉墀头地,旧业青藜杖里灯。同是感恩思效日,直从乡榜记宾兴。
厓山大忠祠诗四首 其四
宋家行在日南迁,胡骑长驱百万鞭。潮海有灵翻佑贼,江流非堑枉称天。
庙堂遗恨和戎策,宗社深恩养士年。千古中华须雪耻,我皇亲为定幽燕。
厓山大忠祠诗四首 其三
北风吹浪覆龙舟,溺尽江南二百州。东海未填精卫死,西川无复杜鹃愁。
君臣宠辱三朝共,运数兴亡万古雠。若遣素王生此后,也须重纪宋春秋。
厓山大忠祠诗四首 其二
汴城杭郭总丘墟,三百年来此卜居。海内山河非汉有,岭南民物是周馀。
行宫草草慈元殿,讲幄勤勤大学书。辛苦相臣经国念,有才无命欲何如。
厓山大忠祠诗四首 其一
国亡不废君臣义,莫道祥兴是靖康。奔走耻随燕道路,死生惟著宋冠裳。
天南星斗空沦落,水底鱼龙欲奋扬。此恨到今犹不极,厓山东下海茫茫。
厓山大忠祠(二首)
送程克勤谕德归省尚书
杨脩家世本公卿,庾信文章自老成。馆阁尽推良史笔,君王亲记讲官名。
金函玉扆丁宁诏,去马归舟日夜程。却倚三台看北斗,鲤庭鸾掖正含情。
题沈启南所藏郭忠恕雪霁江行图真迹
送太仓俞良臣之安州学
青山骑马入安州,回首京华是旧游。岂谓功名非适意,漫将诗酒坐消忧。
渚芹香湿还经雨,岩桂花迟总待秋。借问娄江今几𣲖,秪应同向海东流。
曰川馈无花果答丝瓜之赠叠前韵
翠笼珍果望还赊,报我真应愧木瓜。采掇恐沾秋径湿,传看不觉夜灯斜。
饱知实德非虚语,脱尽浮华是大家。异物清诗两奇绝,渴心何必建溪茶。
送崔指挥谦漕运还大河
滞雨浓云黯不收,漕歌声动木兰舟。星稀禁阙天初霁,水落长淮地始秋。
国计已随山共积,归心应与水争流。山南后裔声名在,要识清朝有壮犹。
京都十景 其五 玉泉垂虹
玉泉东下转逶迤,百尺虹霓欲倒垂。石罅正当山断处,林光斜映雨晴时。
惟将远色兼天净,不恨微㳙到海迟。五老峰前才一派,可能消得谪仙诗。
梓庭为徐生作
南国足乔木,北山多俯枝。高堂伟华观,之子美风仪。
弱岁抱奇植,磊落非众姿。山川毓灵秀,雾雨含春滋。
龙盘势屈郁,凤宿羽逶迤。中有锦绣文,外有正直规。
孤根信寡匹,大匠乃良师。物生固有地,材用亦有时。
愿子自爱惜,少壮以为期。
徐州洪苏墨亭书坡老石刻后(有序)
渐台水
孤鸿怨题东吴张节妇卷张自云飞鸿且不再匹况于人乎
翩翩天上鸿,一死不再匹。今人鸟不如,有匹奚但一。
生为比翼死独栖,宁忍孤飞过别枝。养雏成翮老相似,犹忆当年初奠时。
妾心独知人不识,仰视飞鸿指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