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铄赵生,载德相绍。挺此令嶷,素质皎皎。投迹清规,研思至道。
拟秋厉节,晞春振藻。
厉节伊何,如霜之荣。怀玉匿采,抱兰秘馨。藏器俟贾,潜秀养英。
海蓄其流,山积其壤。表崇望显,源深润广。仰惟我友,含光昧爽。
谁谓未章,今将宣朗。
守真良难,知德者鲜。贤不闷时,乐在为善。陟彼弥高,流川日远。
无忧不至,敦尔攸践。
道有夷险,遇有通否。骥不称力,士贵所履。识归要会,岂嫌涂轨。
苟非德义,于我糠秕。
泉竭龙逝,树茂鸟聚。郁彼北林,招其侪侣。嗟我孤根,枝叶胥胥。
岁寒靡托,远播江渚。
济济京华,俊乂并凑。悠悠遐裔,我独是赴。哀此离群,悲彼孤陋。
非无新好,人则惟旧。
义著往叶,分珍来裔。庶几与子,终兹不叙。岂如冬夏,寒暑易节。
斯诚既者,信不待誓。
实望嘉赠,披怀发中。直谅未闻,属致谦冲。投于幽谷,诫之已崇。
客过行云,虚其旋风。
导以水柔,示以火急。宽猛相济,孰能企及。古人难慕,洪流叵挹。
躯小裁博,余将焉袭。
翟氏载离,陈张终辱。交以时利,胡能不黩。窃怪吾子,自疑末俗。
愧以沙砾,何言金玉。
曹摅(?—308年),字颜远,曹魏大司马曹休曾孙,卫将军曹肇之孙,谯国谯县 (今安徽亳州)人,西晋官员、文学家,官至襄城太守、征南司马。曹摅善治地方,爱民如子,担任临淄令期间更被称为“圣君”。其生平见载于《晋书·良吏传》中,张隐《文士传》中亦简载其生平。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