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仙源迢递紫云间,逸兴逢秋偶独攀。辽海鹤归空夜月,瑶台人去但荒山。
苔边积水流天镜,鸟外遥峰点翠鬟。石竹房中孤磬晚,此身那似野僧闲。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近现代〕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俗子 一作:俗夫,磨折 一作:折磨)
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尹鹗 〔五代〕
唐多令
张林 〔两汉〕
菩萨蛮(侄寿伯)
王绍 〔唐代〕
南柯子(秀叔娶妇不令人知,)
王炎 〔宋代〕
水调歌头(酴醿)
姚述尧 〔宋代〕
画堂春
张抡 〔宋代〕
菩萨蛮
石孝友 〔宋代〕
鹊桥仙(春院)
毛滂 〔宋代〕
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