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晨登无诸台,南望冶城阙。垂杨夹岐路,一日几人别。
行人恶离别,仆御愁不发。斯须竟参辰,况乃千里诀。
行人难久留,结驷登瀛洲。连宫出阊阖,上有佳气浮。
鳷鹊丽飞观,铜龙起高楼。结托尽中贵,经过皆列侯。
侯家连戚里,日夕歌钟起。金貂锡元勋,赤舄何几几。
宦游良不恶,冠盖相萦络。谁怀长卿贫,沈疴守藜藿。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铁杵成针 / 铁杵磨针
郑之珍 〔明代〕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唐代〕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折桂令·自述
元吉 〔金朝〕
大德歌·秋
关汉卿 〔元代〕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顾太清 〔清代〕
鹊桥仙·绣衾初展
王国维 〔近现代〕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薛昭蕴 〔唐代〕
酒泉子·长忆孤山
潘阆 〔宋代〕
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丘处机 〔宋代〕
念奴娇·胭脂井
郑燮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