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夜半青山有梵音,晓携清兴问珠林。烟霞路转禅扉静,薜荔花香野殿深。
旧入影堂空叹逝,新来释子未知心。应怜法社荒凉久,祗苑何因复布金。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偶然作六首 其一
王维 〔唐代〕
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
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
复笑采薇人,胡为乃长往。
曾参烹彘
韩非 〔先秦〕
【南吕】金字经_菊边细切银
张可久 〔元代〕
【南吕】四块玉_叹世两鬓皤
马致远 〔元代〕
满宫花·月沉沉
尹鹗 〔五代〕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宋代〕
清平乐·烟深水阔
李白 〔唐代〕
减字木兰花·立春
苏轼 〔宋代〕
水调歌头
关注 〔宋代〕
洞庭春色(三神泉元夕)
吴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