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载笔闻曩至,晨昏愿岂违。遭逢劝簪笏,浩荡借恩晖。
琐闼人贤在,金陵母德归。共言能主报,直道似君稀。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精卫填海
佚名 〔先秦〕
师旷撞晋平公
韩非 〔先秦〕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姚燧 〔元代〕
【仙吕】一半儿_寄情二首寄
张可久 〔元代〕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唐寅 〔明代〕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如梦令·元旦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 〔宋代〕
眼儿媚·咏梅
纳兰性德 〔清代〕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