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偶出庐山下,轻云随盖飞。度河为暝色,洒雨满秋扉。
细细从东至,森森洗竹晖。捲帘入苍雾,还寝更絺衣。
渐夕阶生溜,群峰势乍稀。江流何震荡,鸿雁亦来归。
是月黄花节,清宵玉露挥。高城恐寂寞,滋菊使芳菲。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读邵尧夫诗
辛弃疾 〔宋代〕
落梅风·山无数
珠帘秀 〔元代〕
满庭芳·和人潼关
曹贞吉 〔清代〕
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沁园春(铙镜游吴中)
陈人杰 〔宋代〕
念奴娇·凤凰山下
张红桥 〔明代〕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
周邦彦 〔宋代〕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减字木兰花
李夫人 〔五代〕
水调歌头(和金焦)
李好古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