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蔓草垂藤引使车,石田流水带人居。清秋不落丹岩树,薄午方缘白石渠。
谷口鱼梁旌旆转,山中萝径牧樵馀。为应问俗迟迟去,才可尘烦渐渐疏。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郑人买履
韩非 〔先秦〕
【双调】蟾宫曲_送客之武昌
周德清 〔元代〕
临江仙·柳絮
曹雪芹 〔清代〕
更漏子·背江楼
温庭筠 〔唐代〕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
红窗怨(即事)
王质 〔唐代〕
花心动(临安新亭)
刘镇 〔宋代〕
品令
李廌 〔宋代〕
木兰花(寿伯母太夫人上官氏)
邹应龙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