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下榻长安彼一时,复从南土奉光仪。怜才近世难公似,论德中朝亦我师。
山郭欲销残暑气,江帆只待好风吹。惟应去后遥相望,夜夜台阶紫极垂。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双调】清江引 苕溪
徐再思 〔元代〕
【中吕】阳春曲 皇亭晚泊
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乔吉 〔元代〕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
温庭筠 〔唐代〕
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
和凝 〔五代〕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 〔宋代〕
蝶恋花·落落盘根真得地
王国维 〔近现代〕
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韩偓 〔唐代〕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
纳兰性德 〔清代〕
行香子·三山作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