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清代〕
宵残明月老,不复少年心。最惜平山柳,今无一树阴。
雷塘春水满,海鹤暮云深。无限伤心事,因君发浩吟。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鲁共公择言
刘向 〔两汉〕
鹦鹉曲·赤壁怀古
冯子振 〔元代〕
点绛唇·细草空林
黄仲则 〔清代〕
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
秦观 〔宋代〕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李璟 〔五代〕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邓剡 〔宋代〕
眼儿媚·咏梅
纳兰性德 〔清代〕
过秦楼·大石
周邦彦 〔宋代〕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