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者此荒庵,吾侪已来眺。但欣云木妍,一览湖山妙。
楼观俄修饬,棂槛悉光耀。既便陟巡游,益足展谈笑。
博士信好客,先后再承召。风日快今美,岁月忘昔趭。
已逾楝花残,未逮黄梅摽。千林敷盛绿,环堤乱芦藋。
昼阴风气疏,遥青见群峤。烟深出鹭翔,波静响鱼跳。
近槛种荷蕖,翠叶始扬翘。虽未吐含葩,香已袭肌窍。
良取富流览,岂病隘渔钓。地运有盛衰,人事孰先料。
亡国感六朝,登楼凭四徼。帆转清淮长,城倚石头峭。
傥来遽舜禹,运丧奚羿浇。缅思徐中山,大功过卫骠。
以智仅自全,终始明高庙。当世诸文儒,岂特冠遭溺。
事往多可伤,迹存聊一吊。诸君采鸾凰,卑栖比鹪鹩。
久知投闲散,大胜执机要。鄙人谢局束,觕得展吟啸。
所贵鼓缶歌,宁惜举杯釂。旷荡望无垠,徘徊待斜照。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