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淡月掩金铺。凉到纱幮。吟秋小字刻庭梧。一夜霜娥刀尺急,剪尽湘芜。
打桨尚江湖。倦听风蒲。花天梦影渐模糊。试向征鸿频致问,带得书无。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李白 〔唐代〕
双黄鹄歌送别
王维 〔唐代〕
【双调】水仙子_访梅孤山苍
张可久 〔元代〕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元好问 〔元代〕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宋代〕
忆秦娥·花似雪
方以智 〔明代〕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龚自珍 〔清代〕
醉太平·西湖寻梦
王蕴章 〔近现代〕
忆余杭·长忆吴山
潘阆 〔宋代〕
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张元干 〔宋代〕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