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立马函关,看古帝王州无恙。问何处旗亭睹酒,双鬟曾唱。
紫塞三千杨柳路,黄河一半桃花浪。更西风、驴背古长安,增惆怅。
金鉴录,怀贤相。玉关曲,思名将。记几番搔首,定军山上。
割据风云王霸气,河山面目英雄样。听大江、流尽古今秋,声悲壮。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太常引·仙机似欲织纤罗
辛弃疾 〔宋代〕
蝜蝂传
柳宗元 〔唐代〕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中吕】红绣鞋_风情值暮景
曾瑞 〔元代〕
【仙吕】一半儿_多承苏氏肯
周文质 〔元代〕
清江引·秋居
吴西逸 〔元代〕
天净沙·江亭远树残霞
【双调】燕引雏_有感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凭栏人
乔吉 〔元代〕
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牛峤 〔唐代〕
忆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