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层层花外。嫩泥亲割,尺绿松块。慈悲枉自呼佛,如今不管人间纤芥。
惯妒聪明,细忖者天意堪骇。凭记取埋玉深深,古怨和苔绣成彩。
沉思错把狸奴怪。便雪衣恁受心经戒。金笼那知催命,真要算被侬坑害。
万里魂归,还仗关山苦月携带。倘异日红豆勤抛,或有相逢再。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哨遍·一壑自专
辛弃疾 〔宋代〕
【越调】小桃红_淮安道中一
张可久 〔元代〕
【双调】乔牌儿_世途人易老
马致远 〔元代〕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冯延巳 〔五代〕
朝中措·清明时节
张炎 〔宋代〕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昭君怨·牡丹
刘克庄 〔宋代〕
点绛唇·饯春
王鹏运 〔清代〕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纳兰性德 〔清代〕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