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此杜依然老。只一事、差强乃祖,时非天宝。家在岳阳楼下住,容易吟魂飘到。
看尽那、洞庭秋好。绿雨啼鸪斑竹岸,是古来、未竟伤心稿。
二十五,楚骚调。
宣南记共风吹帽。怎独自、鬓丝禅榻,焚香却扫。中有水流云在意,懒向词场厮闹。
算已是、名心淡了。昨夜游仙帆影挂,为寻君、转过黄陵庙。
霜与月,满湖缟。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水调歌头·簪履竟晴昼
辛弃疾 〔宋代〕
醉中戏赠郑使君 时使君先归,留妓乐重饮。
白居易 〔唐代〕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其二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拨不断·大鱼
王和卿 〔元代〕
杂剧·裴少俊墙头马上
白朴 〔元代〕
浣溪沙·云淡风高叶乱飞
顾敻 〔五代〕
百字令·宿汉儿村
纳兰性德 〔清代〕
柳梢青(郑宰母生日)
王炎 〔宋代〕
思佳客(用晏小山韵)
陈允平 〔宋代〕
南歌子(赠赵顺道)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