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清代〕
不留宿孽累儿孙,不向情田种爱根。绮语早除名士习,画楼宁负美人恩。
世惟解事方循分,行果知难敢放言。心折竹溪名父子,从他闽洛溯渊源。
林纾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青玉案
李煜 〔五代〕
梵宫百尺同云护,渐白满苍苔路。破腊梅花□早露。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寒罩江南树。
鸦啼影乱天将暮,海月纤痕映烟雾。修竹低垂孤鹤舞。
杨花风弄,鹅毛天剪,总是诗人误。
【正宫】叨叨令
周文质 〔元代〕
南乡子·乘彩舫
李珣 〔五代〕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纳兰性德 〔清代〕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柳梢青(戏简高菊涧)
刘镇 〔宋代〕
朝中措
石孝友 〔宋代〕
减字木兰花
水调歌头
刘源 〔宋代〕
菩萨蛮(重阳)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