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唐代〕
佛哀三界子,总是亲男女。恐沈黑暗坑,示仪垂化度。
尽登无上道,俱證菩提路。教汝痴众生,慧心勤觉悟。
拾得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
李白 〔唐代〕
昔别若梦中,天涯忽相逢。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
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
展喜犒师
左丘明 〔先秦〕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 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 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 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 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 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 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而不恐。”齐侯乃还。
凭阑人·闺怨
王元鼎 〔元代〕
【仙吕】翠裙腰 闺思
朱庭玉 〔元代〕
【中吕】上小楼_题钓台
张可久 〔元代〕
踏莎行·春暮
寇准 〔宋代〕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近现代〕
长相思·惜梅
刘克庄 〔宋代〕
梦江南·帘不卷
赵汝茪 〔宋代〕
菩萨蛮·春波软荡红楼水
吴锡麒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