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宋代〕
金碧楼台瀛海东,娉婷仙子下瑶宫。圣凡千古无穷事,都在鸾笙一曲中。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陈遗至孝
刘义庆 〔南北朝〕
陈遗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殿前欢·酒杯浓
卢挚 〔元代〕
【双调】庆东原_春日莺啼昼
张可久 〔元代〕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元代〕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贺新郎·往事何堪说
刘学箕 〔宋代〕
浣溪沙·风撼芳菲满院香
孙光宪 〔五代〕
杨柳枝五首·其二
牛峤 〔唐代〕
清平乐·朱颜渐老
白朴 〔元代〕
眼儿媚·咏红姑娘
纳兰性德 〔清代〕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