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清代〕
残暑不成眠,一夜长数起。山深月色高,坐看松阴徙。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哀溺文序
柳宗元 〔唐代〕
【双调】折桂令_桃花马问刘
王元鼎 〔元代〕
雨中花·岭南作
朱敦儒 〔宋代〕
满庭芳·茉莉花
柳永 〔宋代〕
相见欢(薄霜)
王质 〔唐代〕
念奴娇
刘镇 〔宋代〕
霜天晓角
林逋 〔宋代〕
宝鼎现(上元上江西刘枢密)
石孝友 〔宋代〕
烛影摇红(雪楼得次子,行台时治金陵)
邓剡 〔宋代〕
疏影(笋薄之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