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清代〕
赤脚敲门是再生,痴儿留得故人情。邻妪辍泣来相废,笑指今晨有哭声!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及其弟子 〔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中吕】朝天子_筝手爱卿丹
张可久 〔元代〕
浣溪沙·画舫离筵乐未停
王国维 〔近现代〕
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完颜璹 〔宋代〕
减字木兰花
苏小小 〔南北朝〕
鹧鸪天
李景良 〔唐代〕
点绛唇(兰花)
姚述尧 〔宋代〕
画堂春
张抡 〔宋代〕
长相思
石孝友 〔宋代〕
鹧鸪天(旅中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