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恢〔宋代〕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周郑交质
左丘明 〔先秦〕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文侯与虞人期猎
刘向 〔两汉〕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
潘牥 〔宋代〕
朝天子·归隐
汪元亨 〔元代〕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温庭筠 〔唐代〕
南歌子(茉莉)
陈允平 〔宋代〕
念奴娇(冬日赏菊次前韵)
姚述尧 〔宋代〕
摸鱼儿(郫县宴同官)
吴泳 〔宋代〕
临江仙(送王叔济)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