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愁

丘逢甲 丘逢甲〔清代〕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愁难以排遣,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想起往事就深感惊心难安,不由潸然泪下。
台湾的四百万同胞齐声大哭,为的是去年的今天腐败的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了侵略者日本。

注释
潸:流泪的样子。
四百万人:指当时台湾人口合闽、粤籍,约四百万人。
去年今日:指1895年4月17日,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创作背景

  丘逢甲是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台湾被清廷割让给日本后,丘逢甲组织台湾义军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战失败后返回从教。1896年5月5日(光绪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丘逢甲痛定思痛,写下了《春愁》这首诗。

赏析

  此诗抒写了作者回首一年前签订《马关条约》之往事时的哀痛心情,表达了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全诗语句警拔,撼人心魄,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春愁难遣强看山”,貌似平淡,其实蕴含的情感特别丰富。这一句诗中,作者化用的或许正是唐代诗人杜甫《春望》的诗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写的是安史之乱时,春天依旧,山水依旧,但国家支离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草绿林青,百花争艳,连春山也显得格外妩媚。而此时的丘逢甲却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春景。为了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去“看山”。一个“愁”字写出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为国事担忧愁闷。但“看山”也并没有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登高眺远,那让他心惊的挥之不去的往事此时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作者禁不住悲情满怀、怆然泪下。

  “往事惊心泪欲潸”,道出了起句中“强”字的答案,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也直接化用其中。杜甫诗意是,连花也为国家的动荡不安而伤心落泪,鸟也为人民的痛苦而惊心动魄。无情的花草禽鸟都为时局黯然神伤,诗人内心的痛苦自然不须多说。“往事惊心泪欲潸”,一方面渲染了“春愁”的分量,另一方面又暗中悬疑,欲露又止,将吐还吞。如果说诗的前两句还没有点明春愁的具体内容的话,那正是诗人为后两句蓄势,为后面感情的喷涌而出作渲染。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两句用逆挽句式描述了“去年今日”台湾被割让时,四百万台湾人民同声痛哭,俯地悲泣的情景。作者始终未能忘记前一年春天发生的那件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台湾本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作者生于斯、长于斯,想不到满清政府竟将台湾同胞世代生息的故园割让给了日本。这是对台湾人民的无耻出卖,也是台湾人民的奇耻大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惨剧。

  作者格外地标明时间——“去年今日”,就是由于这个日子对于他以及四百万台湾民众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同一哭”道出了全体台湾同胞的共同心声,这是他们心底里发出的血泪呼喊,也是他们满腔爱国激情的强烈迸发。这一催人泪下的情景生动地表明了全体台湾人民是热爱祖国的,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前两句的蓄势,后两句才一纵到底,略无滞碍,给人以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诗的后两句也解释了前两句伤情的原因。“情能移景,景亦能移情”(吴乔《围炉诗话》)。当时作者被迫离开故乡,看见大陆的春山,联想起故乡台湾的青山绿水——那片被日寇侵占的土地,触景伤怀。春愁难遣,看山落泪,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和故乡山水的热爱。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主要是由于作者与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爱憎,泪洒在一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此诗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八字,却真实而强烈地表达了全体国人的共同情感和心声,包含着作者爱国爱乡,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感人至深,因而成为传诵一时的名篇。▲

简析

  《春愁》是一首七言绝句,为即景抒情诗。此诗抒写了诗人回首一年前签订《马关条约》之往事时的哀痛心情,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全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句警拔,撼人心魄,鲜明地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精神,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您喜欢
赏析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冒宠已三迁,归朝始二年。
囊中贮余俸,园外买闲田。
狐兔同三径,蒿莱共一壥。
新园聊铲秽,旧屋且扶颠。
檐漏移倾瓦,粱欹换蠹椽。
平治绕台路,整顿近阶砖。
巷狭开容驾,墙低垒过肩。
门闾堪驻盖,堂室可铺筵。
丹凤楼当后,青龙寺在前。
市街尘不到,宫树影相连。
省史嫌坊远,豪家笑地偏。
敢劳宾客访,或望子孙传。
不觅他人爱,唯将自性便。
等闲栽树木,随分占风烟。
逸致因心得,幽期遇境牵。
松声疑涧底,草色胜河边。
虚润冰销地,晴和日出天。
苔行滑如簟,莎坐软于绵。
帘每当山卷,帷多带月褰。
篱东花掩映,窗北竹婵娟。
迹慕青门隐,名惭紫禁仙。
假归思晚沐,朝去恋春眠。
拙薄才无取,疏慵职不专。
题墙书命笔,沽酒率分钱。
柏杵舂灵药,铜瓶漱暖泉。
炉香穿盖散,笼烛隔纱然。
陈室可曾扫,陶琴不要弦。
屏除俗事尽,养活道情全。
尚有妻孥累,犹为组绶缠。
终须抛爵禄,渐拟断腥膻。
大抵宗庄叟,私心事竺乾。
浮荣水划字,真谛火生莲。
梵部经十二,玄书字五千。
是非都付梦,语默不妨禅。
博士官犹冷,郎中病已痊。
多同僻处住,久结静中缘。
缓步携筇杖,徐吟展蜀笺。
老宜闲语话,闷忆好诗篇。
蛮榼来方泻,蒙茶到始煎。
无辞数相见,鬓发各苍然。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枝花·不伏老

关汉卿关汉卿 〔元代〕

  〔一枝花〕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隔尾〕

  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鑞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尾〕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赏析

【双调】庆东原 京口夜泊

汤舜民汤舜民 〔元代〕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漂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
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田家乐四首
  黍稷秋收厚,桑麻春事好,妇随夫唱儿孙孝。线鸡长膘,绵羊下羔,丝茧成
缲。人说仕途荣,我爱田家乐。
  寒暑□□□,□□□□□,□□□□□□。□□□□□,萝卜酱鹿,□□
□烧。人说仕途荣,我爱田爱乐。
  东疃沽新酿,西村邀故交,麦场上醉倒呵呵笑。衅都摔腰,王留上标,伴哥
踏撬。人说仕途荣,我爱田家乐。
  柳下三椽厦,门前独木桥,客来款曲谁家乐。浮瓜浸桃,蒸梨酿枣,烙饼槌
糕。人说仕途荣,我爱田家乐。
赏析

【中吕】普天乐_赠白玉梅滴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赠白玉梅

滴仙名,乐天姓。缁尘不染,玉骨长清。西楼羌管声,东阁新诗兴。艳紫妖红尘俗病,论风流让与琼琼。孤山旧盟,黄昏月明,夜雪初晴。

别怀二首

故人疏,忧心悄。愁云淡淡,远水迢迢。一以白雁寒,几点青山小。满目凄凉谁知道?赋情向写遍芭蕉。明月洞箫,夕阳细草,沙诸残潮。梦初回,愁难禁。青楼痛饮,彩扇新吟。金莲小步移,玉藕香腮枕。惜雨怜云别图甚?五百年一对知音。别离动心,分明为您,憔悴如今。

客怀

楚山云,湘江岸。霜添白发,日减朱颜。秋风马耳寒,夜雪貂裘绽。万里南归孤飞雁,动离情故国乡关。闲身易懒,体官怕晚,倦羽知还。

收心二首

姓名香,行为俏。花花草草,暮暮朝朝。关心三月春,开口千金笑。惜玉怜香何时了,彩云空声断鸾箫。朱颜易老,青山自好,白发难饶。旧行头,家常扮。鸳鸯被冷,燕子楼拴。偷将心事传,掇了梯儿看。系柳监花乔公案,关防的不似今番。姨夫暗攒,行院斗侃,子弟先赸越。

秋怀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道情

北邙烟,西州泪。先朝故家,破冢残碑。槽前有限杯,门外无常鬼。未冷鸳帏合欢被,画楼前玉碎花飞。悔之晚矣,蒲团纸被,归去来兮。

渡扬子江

凤鸾吟,鱼龙竞。舟移古渡,潮打空城。清风江上筝,明月波心镜。未尽诗人登临兴,写新声寄与卿卿。金山雪晴,玉杯露冷,银海花生。

赏析

【越调】柳营曲_和听雪酒半

徐再思徐再思 〔元代〕

和听雪酒半醒,月三更,怪梅花唤回鹤梦惊。蚕叶纵横,龙甲琮,寒粟
玉楼生。灞陵桥人有诗成,剡溪中谁驾舟行?光涵虚室明,寒扑小窗轻,柳絮冷
无声。 春情
  投木桃,报琼瑶,风流为听紫凤箫。云挽金翘,香沁鲛绡,春在两眉梢。带
明月门扇低敲,近秋千花影轻摇。奶娘还问着,小玉会搬挑,教,推道把夜香烧。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迁莺·晓行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华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者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
赏析

忍辱仙人春兴

丘处机丘处机 〔宋代〕

春日春风春景媚。春山春谷流春水。春草春花开满地。乘春势。百禽弄古争春意。泽又如膏田又美。禁烟时节堪游戏。正好花间连夜醉。无愁系。玉山任倒和衣睡。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不多情 一作:悔多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赏析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为沽美酒,过溪来、谁道幽人难致。更觉元龙楼百尺,湖海平生豪气。自叹年来,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东风归路,一川松竹如醉。
怎得身似庄周,梦中蝴蝶,花底人间世。记取江头三月暮,风雨不为春计。万斛愁来,金貂头上,不抵银瓶贵。无多笑我,此篇聊当宾戏。
© 2023 五零百科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