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处处。绕飞絮。纱帽郎今何处去。章台折尽长条树。
樗子街头重遇。玉瓶金盏灯前注。愁煞夜乌啼曙。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清平乐·春光欲暮
毛熙震 〔五代〕
玉楼春·东山探梅
刘镇 〔宋代〕
满庭芳(荷花)
赵长卿 〔宋代〕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刘克庄 〔宋代〕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陈维崧 〔清代〕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
纳兰性德 〔清代〕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周邦彦 〔宋代〕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临江仙引·渡口
柳永 〔宋代〕
鹊桥仙·送粉卿行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