悽悽切切,有女泣血。问女何所悲,呜咽不能说。女儿虽无父,女儿自有夫。
女儿虽无母,女儿自有姑。昨日媒氏来,索彼一斛珠。
今日媒氏来,索彼红罗襦。非索珠与襦,乃索郎所无。
噫嘻异哉,乃索郎所无。朝亦哭,暮亦哭,朝哭暮哭,一病入骨。
女儿死耳何足悲,所悲郎不知。行行且止,女儿入市。
女儿非入市,曰有医在此。女儿非就医,冀郎一见耳。
天假之缘,郎竟来前。郎竟来前,女儿涕泗涟涟。解妾香囊,系君衣裳。
生不得入君之室,死犹得在君之旁。妾不胜大愿,愿君无伤。
风萧萧,日冥冥。渊鱼深匿,林乌悲鸣。女儿行不成步,语不成声。
蛩蛩距虚,负之而行。呜呼,今日何日,得君负之而行。
女儿虽死,死贤于生。我闻此事,为作此诗。敬告儒林丈人,勿以苛礼责女儿。
女儿之志良可悲,呜呼,女儿之志良可悲。敬告儒林丈人,勿以苛礼责女儿。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一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二
忧则忧鸾孤凤单,愁则愁月缺花残。为则为俏冤家,害则害谁曾惯,瘦则瘦不似今番;恨则恨孤帏绣衾寒,怕则怕黄昏到晚。
三
伴夜月银筝凤闲,暖东风绣被常悭。信沉了鱼,书绝了雁,盼雕鞍万水千山。本利对相思若不还,则告与那能索债愁眉泪眼。
四
夜月青楼凤箫,春风翠髻金翘。雨云浓,心肠俏,俊庞儿玉软香娇。六幅湘裙一搦腰,间别来十分瘦了。
五
面比花枝解语,眉横柳叶长疏。想着雨和云,朝还暮,但开口只是长吁。纸鹞儿休将人厮应付,肯不肯怀儿里便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