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憔悴江南客。问六代繁华去后,竟无消息。一片孤城斜照里,剩有青山半壁。
听打岸寒潮正急。龙虎销残莺燕老,便英雄儿女皆陈迹。
聊付与,隔江笛。
桃花暗抱脂痕泣。经几度移根换叶,嫩红犹湿。廿四桥边眉样月,曾照琼娘夜立。
更不管玉箫声寂。流尽旧家帘幕影,恨秦淮总是无情碧。
摇画舫,到烟夕。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北人食菱
江盈科 〔明代〕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中吕】红绣鞋_题惠山寺舌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殿前欢_次韵桂婆婆
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
王国维 〔近现代〕
菩萨蛮·青岩碧洞经朝雨
孙光宪 〔五代〕
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张元干 〔宋代〕
卜算子·赠妓
谢直 〔宋代〕
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
杨冠卿 〔宋代〕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李慈铭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