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樱桃子熟竹初肥。南园昼启迟。蜂房滤粉暗成脾。
画垣生绿衣。
蒲雨涨,柳桥低。秋千深院迷。杜鹃啼歇最高枝。有人还未归。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古风 其四十七
李白 〔唐代〕
桃花开东园,含笑誇白日。偶蒙东风荣,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
【双调】折桂令_过多景楼滔
周文质 〔元代〕
【双调】庆东原_西皋亭适兴
薛昂夫 〔元代〕
清平乐·金风细细
晏殊 〔宋代〕
更漏子·秋
张淑芳 〔宋代〕
念奴娇·登多景楼
陈亮 〔宋代〕
摸鱼儿·送春
张翥 〔元代〕
瑞龙吟·大石春景
周邦彦 〔宋代〕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辛弃疾 〔宋代〕
祝英台近·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