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坤〔明代〕
行行入南山,蘼芜日以深。不见津亭吏,但闻鼪鼯音。
夕阳犹在树,谷风起中林。下有种豆歌,欷歔伤我心。
茅坤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南吕】金字经_晓来春匀透
贯云石 〔元代〕
四块玉·马嵬坡
马致远 〔元代〕
减字木兰花·冬至
阮阅 〔宋代〕
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孙光宪 〔五代〕
水调歌头·夜醉西楼为楚英作
白朴 〔元代〕
蝶恋花·露下庭柯蝉响歇
纳兰性德 〔清代〕
霜天晓角
林逋 〔宋代〕
减字木兰花(再用前韵)
姚述尧 〔宋代〕
水调歌头
石孝友 〔宋代〕
天香(宴钱塘太守内翰张公作)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