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官柳拂行尘,孤城带远人。海天残雪夜,京树入怀春。
白发相知少,青山独梦频。斯文应未泯,行矣莫羞贫。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寓言三首·其三
李白 〔唐代〕
长安春色归,先入青门道。绿杨不自持,从风欲倾例。海燕还秦宫,双飞入帘栊。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
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赵汝茪 〔宋代〕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牛希济 〔五代〕
酒泉子·黛薄红深
顾敻 〔五代〕
玉楼春·春恨
晏殊 〔宋代〕
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王国维 〔近现代〕
菩萨蛮·七夕
陈师道 〔宋代〕
好事近·咏梅
陈亮 〔宋代〕
踏莎行·芳草平沙
张翥 〔元代〕
永遇乐·舟中感旧
徐灿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