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明代〕
不嫌野父便交欢,讳说头衔是史官。车为久悬羞再驾,冠宜长挂怕重弹。
丛祠散社分余肉,僧钵逢斋寄一餐。此段风流那易得,肯驰崄岨涉波澜。
汪琬
汪琬(1624—1691年),字苕文,号钝庵,初号玉遮山樵,晚号尧峰,小字液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初官吏学者、散文家,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顺治十二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鸿博,历官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编修,有《尧峰诗文钞》、《钝翁前后类稿、续稿》。
【中吕】粉蝶儿_怨别画阁萧
陈克明 〔元代〕
【中吕】迎仙客 暮春
李致远 〔元代〕
【中吕】朱履曲_休只爱夸强
张养浩 〔元代〕
【中吕】阳春曲 金莲
贯云石 〔元代〕
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一)
赵令畤 〔宋代〕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刘克庄 〔宋代〕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周邦彦 〔宋代〕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清平乐·留人不住
晏几道 〔宋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