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阙里尚总谦,厉乡裁知足。咨余再分陕,少思宜寡欲。
霞出浦流红,苔生岸泉绿。方知江汉士,变为邹鲁俗。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
白居易 〔唐代〕
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曹德 〔元代〕
【仙吕】一半儿_多承苏氏肯
周文质 〔元代〕
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卢挚 〔元代〕
【双调】夜行船_百岁光阴百
马致远 〔元代〕
西江月·井冈山
毛泽东 〔近现代〕
浣溪沙·半踏长裾宛约行
孙光宪 〔五代〕
忆秦娥·春感次素庵韵
徐灿 〔清代〕
解佩令·自题词集
朱彝尊 〔清代〕
踏莎行·倚柳题笺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