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别罢花枝不共攀,别后书信不相关。欲觅行人寄消息,衣常潮水暝应还。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梦刘二十八因诗问之
白居易 〔唐代〕
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
蒋士铨 〔清代〕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李珣 〔五代〕
玉漏迟·咏杯
元好问 〔金朝〕
菩萨蛮·绿云鬓上飞金雀
牛峤 〔唐代〕
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
侯蒙 〔宋代〕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李清照 〔宋代〕
满江红(渔舟)
王质 〔唐代〕
浣溪沙(和王通一韵简虞祖予)
卜算子
王炎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