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枕新凉,破好梦一声白鸟。远钟歇、曙色霏微,残莺啼上林杪。
帘幕重重、次第捲,云屏曲曲潇湘晓。看露浓香细茉莉,又开多少。
浅晕才施,薄铅不御,衫子裁纤缟。更青青、非雾非烟,眉山两点慵扫。
倚纱窗、梧竹澄鲜,弄薰风、悠扬未了。正深闺永昼如年,问津谁到。
南园此日,满地绿阴亏蔽,有芳蕖曲沼。乍微雨收痕,翠盖孤擎,红衣双笑。
冰井敲残,纹楸弹罢,倦听高柳玄蝉噪。觉小院无人愈清悄。
簟纹似水,琅玕几度欹眠,钗凤坠盘云搅。
归来庭户,娇困难禁,绣带罗裙袅。最是温泉新浴,玉软花慵,侍儿扶起,风姿偏好。
晚凉初荐,轻容重换,碧栏干外梳头处,恰团圆、好月来相照。
坐看夜色天阶,戏扑流萤,轻罗扇小。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转转 一作: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