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剪雨移灯,隔云呼笛船初泊。春寒迷路入芦窠,赚得秋声作。
彷佛吴娘弦索。酒醒时、残筝小阁。离烟怨水,写付琴心,教人瘦却。
魂断随潮,江南无处寻花落。凤楼今夜听东风,应是孤衾薄。
负了桃根嫩约。认归帆、几回定错。旧欢梦里,新恨眉头,故人天角。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流夜郎永华寺寄寻阳群官
李白 〔唐代〕
朝别凌烟楼,贤豪满行舟。暝投永华寺,宾散予独醉。
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写意寄庐岳,何当来此地。
天命有所悬,安得苦愁思。
庆东原·忘忧草
白朴 〔元代〕
【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水
张养浩 〔元代〕
南乡子·路入南中
欧阳炯 〔五代〕
婆罗门引·春尽夜
夏完淳 〔明代〕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纳兰性德 〔清代〕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辛弃疾 〔宋代〕
减字木兰花
苏小小 〔南北朝〕
传言玉女
石孝友 〔宋代〕
水调歌头(送张左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