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玉女窗前手自栽,遥分海色向蓬莱。唯应七圣襄城过,曾见三花少室开。地迥流光通粉署,天寒老干倚霜台。悬知的有千年露,欲献须君作赋才。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晏子谏杀烛邹
刘向 〔两汉〕
【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水
张养浩 〔元代〕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冯延巳 〔五代〕
卖花声·雨花台
朱彝尊 〔清代〕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叶梦得 〔宋代〕
点绛唇·咏梅月
陈亮 〔宋代〕
菩萨蛮·山城夜半催金柝
顾贞观 〔清代〕
苏幕遮·送春
高鹗 〔清代〕
采桑子·九日
纳兰性德 〔清代〕
贺新郎·和前韵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