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蓟门秋色梦中偏,二子乘舟下广川。食客未应常在赵,酒人谁复并游燕。心知老骥元千里,目送归鸿自一天。已分蓬高能兴尽,垆头春酒却堪怜。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其七
辛弃疾 〔宋代〕
巨石亭亭缺齧多,悬知千古也消磨。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中吕】醉中天
黄公望 〔元代〕
菩萨蛮·富阳道中
毛滂 〔宋代〕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陈亮 〔宋代〕
卖花声·立春
黄景仁 〔清代〕
浪淘沙慢·晓阴重
周邦彦 〔宋代〕
踏莎行
张抡 〔宋代〕
好事近(送春)
蔡幼学 〔宋代〕
摊声浣溪沙
导引(孝宗皇帝虞主自浙江还重华宫鼓吹导引曲)
楼钥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