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右溪记
元结 〔唐代〕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越调】凭阑人 题情
贯云石 〔元代〕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近现代〕
酹江月
陈允平 〔宋代〕
蝶恋花(席上和孙使君。孙暮春当受)
毛滂 〔宋代〕
鹊桥仙(春院)
蓦山溪(元夕词)
上西平
张元干 〔宋代〕
合宫歌(皇佑二年飨明堂)
赵祯 〔宋代〕
南歌子(早春)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