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宋代〕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一字至七字诗
白居易 〔唐代〕
牧童逮狼
蒲松龄 〔清代〕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刘秀 〔两汉〕
铁杵成针 / 铁杵磨针
郑之珍 〔明代〕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_警世有见识
曾瑞 〔元代〕
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元代〕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张养浩 〔元代〕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 〔唐代〕
菩萨蛮·红楼遥隔廉纤雨
王国维 〔近现代〕
南歌子
陈亮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