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候属添丝,人方系缆,还逢高会南皮。闲堂夜来红烛,倒映金卮。
争投博箸,妓帘不挂夏侯衣。频倾看,有葡萄酿,色似胭脂。
夙昔只愁间阔,长从纸上,汗漫寄相思。今夕不知何夕,能预斯期。
城头紞如五鼓,傍筵耿耿玉绳低。那堪与,曹刘沈谢,即席为词。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哭李给事中敏
杜牧 〔唐代〕
阳陵郭门外,陂陁丈五坟。九泉如结友,兹地好埋君。
【商调】集贤宾_友人爱姬为
汤舜民 〔元代〕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张元干 〔宋代〕
菩萨蛮·木棉花映丛祠小
孙光宪 〔五代〕
柳含烟·御沟柳
毛文锡 〔五代〕
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李存勖 〔唐代〕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顾太清 〔清代〕
更漏子·背江楼
温庭筠 〔唐代〕
临江仙(代闺怨)
刘镇 〔宋代〕
点绛唇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