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武林佳气日萧萧,夹道长松入望遥。黛色总疑天目雨,寒声不辨浙江潮。含凄风自枯鳞起,倒影云随偃盖飘。非值有心同竹箭,悬萝争敢附高标。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阳春曲·春思
王和卿 〔元代〕
柳梢淡淡鹅黄染,波面澄澄鸭绿添,及时膏雨细廉纤。门半掩,春睡殢人甜。
【中吕】卖花声 月夜
李致远 〔元代〕
【正宫】醉太平_湖上洗荷花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清江引_咏秋日海棠
张养浩 〔元代〕
【仙吕】后庭花破子_柳叶黛眉愁
孙梁 〔清代〕
柳叶黛眉愁,菱花妆镜羞。夜夜长门月,天寒独上楼。水东流,新诗谁寄,相思红叶秋。
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
龚自珍 〔清代〕
偶检丛纸中,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泫然得句。
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纳兰性德 〔清代〕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宋代〕
清平乐·烟深水阔
李白 〔唐代〕
齐天乐(西湖十咏·南屏晚钟)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