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林栖无外事,访旧入东城。渐失闻猿处,多逢结驷行。
古榕藏驿舍,残柳拂军营。薄暮遥钟起,纷纷薜荔情。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外戚世家序
司马迁 〔两汉〕
【双调】沉醉东风_秋夜旅思二
张可久 〔元代〕
【中吕】上小楼_题钓台
【南吕】一枝花_春风醉碧桃
张彦文 〔清代〕
南柯子·春景
田为 〔宋代〕
更漏子·烛消红
赵长卿 〔宋代〕
鹧鸪天·别情
聂胜琼 〔宋代〕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纳兰性德 〔清代〕
诉衷情(咏闲十首)
张抡 〔宋代〕
感皇恩(晚酌)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