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野人不到山中久,见山若见平生友。咫尺相看解有情,几番别去仍回首。
石林精舍小茆庐,便欲牵萝学隐居。周郎拍手向予笑,云是吾家山水图。
角巾野杖行潇洒,又似商颜采芳者。瀑水淙淙岛外飞,岩花寂寂云中下。
潭声树,凉萧萧,世人何必轻渔樵。霜枝可薪鱼可食,时来不负金台招。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钗头凤·世情薄
唐婉 〔宋代〕
蓦山溪·自述
宋自逊 〔宋代〕
沁园春·诗不穷人
陈人杰 〔宋代〕
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游次公 〔宋代〕
春光好·迎春
吴绮 〔清代〕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
纳兰性德 〔清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宋代〕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点绛唇·蹴罢秋千
红窗怨(即事)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