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唐代〕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牧童逮狼
蒲松龄 〔清代〕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双调】清江引_春思黄莺乱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沉醉东风_秋夜旅思二
忆王孙·夏词
李重元 〔宋代〕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岳飞 〔宋代〕
清平乐·金风细细
晏殊 〔宋代〕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欧阳修 〔宋代〕
渔父词(其七)
王谌 〔南北朝〕
浪淘沙令(菊)
王炎 〔宋代〕
解语花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