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前旧精舍,左挹凤皇右天马。南州迁客宋枢臣,当年结屋金山下。
梅州刺史告养归,白云子舍留春晖。元镇元龟赠诗在,足令光彩生莱衣。
琴峰苍苍郁元气,屹立丰碑枢密使。谁其铭者王梅溪,并勒无忧半收字。
宋颠元蹶须臾耳,朱明五叶称天子。故宅先坟一旦迁,谁意村居变城市?
辛苦荆州老广文,家书催促弃官奔。麻衣雪立恳不得,玉棺朝启先臣坟。
坟迁城南宅城北,金山琴峰如故色。朱都御史杨邑侯,重为名门表通德。
佥判有弟鄞江边,祖典遥数乃吾先。程江风雨韩江月,海云台岛径三迁。
仗剑归来人事改,故居只有青山在。光绪朝距成化朝,转眼沧桑几己亥。
宝莲寺畔神道碑,风雨剥蚀屃赑移。檐瓦苔青作古色,城北更拜金山祠。
岂必山前胜山后,但贵宗𧘩能世守。孙枝万叶遍东南,自幸能归奠尊酒。
山城遗俗朴不华,惟耕与读真生涯。勉哉兄弟各努力,勿愧先邑称名家。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