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明代〕
不羡金茎去日边,龙文双剑鹿台前。摄将维室三千界,奏取唐山十五篇。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偶题
辛弃疾 〔宋代〕
画蛇添足
刘向 〔两汉〕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落梅风·蔷薇露
马致远 〔元代〕
望江南·天上月
佚名 〔五代〕
点绛唇·伤感
周邦彦 〔宋代〕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临江仙(南楼席上寿张守)
王质 〔唐代〕
临江仙(和徐守圣可)
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百字令(寿冯宪。是日,宴于古羊桃花下)
李仲光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