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流落衣冠没,他乡几度春。青山行卖卜,白首坐忘贫。
昔爱林中酒,今为草下尘。平生数行泪,为尔独沾巾。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刘启 〔两汉〕
【中吕】醉中天
黄公望 〔元代〕
蟾宫曲·京口怀古·镇江
卢挚 〔元代〕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宋代〕
拨棹子·风切切
尹鹗 〔五代〕
卜算子·见也如何暮
石孝友 〔宋代〕
南乡子·春闺
孙道绚 〔宋代〕
西河·大石金陵
周邦彦 〔宋代〕
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辛弃疾 〔宋代〕
喜迁莺·晓月坠
李煜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