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野杖閒行日未曛,商歌休思世人闻。生平最是知心物,祗有青山共白云。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青玉案·梵宫百尺同云护
李煜 〔五代〕
禽虫十二章 其六
白居易 〔唐代〕
兽中刀鎗多怒吼,鸟遭罗弋尽哀鸣。羔羊口在缘何事,闇死屠门无一声。
踏歌行·梦里思大漠
刘致 〔元代〕
更漏子·对秋深
孙光宪 〔五代〕
南乡子·相见处
李珣 〔五代〕
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段克己 〔金朝〕
解语花·梅花
吴文英 〔宋代〕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
王国维 〔近现代〕
女冠子·四月十七
韦庄 〔唐代〕
永遇乐·舟中感旧
徐灿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