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唐代〕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杂说四·马说
韩愈 〔唐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辱 一作:只辱)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 通:饲)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越调】斗鹌鹑 闺情
沙正卿 〔唐代〕
【双调】庆东原_闲评论,猛
周文质 〔元代〕
【双调】清江引_秋思自从玉
张可久 〔元代〕
水仙子·寻梅
乔吉 〔元代〕
点绛唇·春愁
赵鼎 〔宋代〕
渔父·风浩寒溪照胆明
欧阳炯 〔五代〕
忍辱仙人春兴
丘处机 〔宋代〕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吴锡麒 〔清代〕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