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元代〕
汳水秋风吹雁声,一时分省有更生。登高吊古中秋近,盖有危言答圣明。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梦刘二十八因诗问之
白居易 〔唐代〕
【中吕】朝天曲_沛公,大风
薛昂夫 〔元代〕
虞美人·无聊
陈维崧 〔清代〕
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望江南·天上月
佚名 〔五代〕
贺新郎·别友
毛泽东 〔近现代〕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李弥逊 〔宋代〕
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顾贞观 〔清代〕
鹧鸪天·离恨
纳兰性德 〔清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疏影(笋薄之平江)
邓剡 〔宋代〕